隨著NB-IoT網絡最終開始推出,一些開發人員想知道他們可以在傳感器設備和平臺之間交換多少數據,傳輸這些數據需要什么等等。
如果您尚未完成高級NB-IoT網絡架構和部署方面的工作,那么更好地了解NB-IoT網絡架構和部署/鏈路預算方面將會有所幫助。
NB-IoT是像LTE這樣的集中式系統,其中eNodeB控制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中的調度,以確保設備之間的資源協調。
上行通信
對于LPWAN IoT用例,上行鏈路通信比下行鏈路更重要。典型的NB-IoT上行鏈路通信以使用RACH從設備到eNB的請求開始。一旦eNB接收到傳輸請求,它就向設備發回調度指示,指示時間和頻率分配,然后是上行鏈路中的上行鏈路數據傳輸和下行鏈路中的ACK / NACK。
根據3GPP TS36.213的規定,設備可以在MAC層上選擇從2字節(16比特)到125字節(1000比特)的上行鏈路傳輸塊大小(TBS)。它可以容納的有效載荷量取決于更高層協議開銷; 表1中明顯較小的TBS更適合于非IP傳輸,而較高的TBS適合于IP傳輸以適應更高的開銷。
其中Iru是與傳輸該TBS所需的調度資源單元(子幀)的數量相對應的索引,提供不同級別的冗余。
因此,1000比特TBS(MAC層)將需要最少4~10個資源單元用于單次傳輸(即,沒有重復),其中調度資源單元是8ms(15kHz單音)或16ms(3.75kHz音)。
下行通信
下行鏈路通信以從eNB發送到設備的尋呼消息開始。為了增強電池自主性,NB-IoT支持配置eDRX(擴展不連續接收)和PSM(省電模式)參數,允許設備從幾秒到幾天進入深度睡眠模式。睡眠模式下網絡無法再訪問設備; 因此可以選擇功耗與可達性。
根據3GPP TS36.213的規定,設備可以在MAC層上選擇從2字節(16比特)到85字節(680比特)的下行鏈路傳輸塊大小(TBS)。選擇的TBS適應數據有效載荷和報頭(IP /非IP,UDP,CoAP等)。16比特的下行鏈路TBS將總是占用1個子幀,而680比特可以占用3~10個子幀(1個子幀= 1ms)。
NB-IoT在設計上并不意味著提供毫秒級延遲,例如簡化芯片組和增強電池自主性。NB-IoT的延遲取決于:
1. 傳輸塊大小 - 與調度資源單元的數量直接相關,因此如上所述需要傳輸時間。顯然,應用程序有效載荷和更高層協議開銷會影響TBS的大小,甚至可能需要多個TBS。
2. 重復次數 - NB-IoT允許過多的重復(下行鏈路重復多達2048次,上行鏈路重復多達128次)。MME可以配置多達3個覆蓋增強(CE)級別,CE級別0到CE級別2.不同CE級別的主要影響是消息必須根據UE位置重復若干次。如果您想知道為什么3GPP允許下行鏈路中的這種過度重復與上行鏈路相比,那是因為NB-IoT中的鏈路預算不平衡,這里有更多細節。
3. 網絡部署模式 - NB-IoT可以部署在帶內,保護頻帶和帶外模式,每種模式都有不同的鏈路預算。MNO將根據部署模式(鏈路預算)配置不同的重復次數。
這對開發者意味著什么?如果網絡部署模式不同,在距離eNB的距離Z米處的頻率Y處操作的國家X中的設備將具有不同的延遲和功耗。
4. eDRX和PSM配置 - NB-IoT設備并非總是在監聽,因此下行鏈路觸發的操作(例如,重新配置,狀態報告等)必須等待設備根據eDRX / PSM配置進行喚醒。